一、继承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吗
继承的财产未必属于共同财产。
通常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的财产,若遗嘱明确只归这一方所有,那该财产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要是遗嘱没明确规定只归一方,或者没有遗嘱,依照法定继承,婚后继承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能够通过书面形式约定把一方继承的财产约定为个人财产,这样能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总之,得依据具体的继承情况以及夫妻间的约定来判定继承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
二、继承财产分割有哪些法律规定
继承财产分割主要有以下法律规定:
首先,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办理,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需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
其次,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此外,遗产分割应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三、继承财产分割有哪些法律依据
继承财产分割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首先,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遗嘱需符合法定形式和实质要件才有效,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按遗嘱内容分割财产。
其次,没有遗嘱则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不均等分配。
当探讨继承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吗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需要关注。在婚姻关系中,继承财产的归属较为复杂,除了判断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外,继承财产的范围界定也很关键,比如哪些财产能被纳入继承范畴,哪些不能。而且,如果在继承过程中涉及遗嘱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其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倘若你对继承财产在共同财产认定、范围界定等方面存在疑问,别担心,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