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离婚财产要平均分
在起诉离婚这个过程中,通常来讲夫妻的共同财产一般是会按照平均的原则来进行划分。
不过,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到了离婚的时候,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得由双方先去协商处理。
要是双方没办法达成一致协议,那就得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实际具体情况,按照那种会照顾到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作出判决。
要是其中有一方做出了像隐藏夫妻共同财产,或者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又或者变卖夫妻共同财产,再或者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甚至是挥霍夫妻共同财产,又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还企图去侵占另一方财产之类的行为,在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时候,对于这样的一方就可以让他少分一些,甚至是不分财产。
所以说,起诉离婚的时候财产可不一定就是平均分的,得综合考虑各种具体的情况之后再去判断。
二、起诉离婚财产分割法院怎么收费
起诉离婚进行财产分割的案件,法院的收费是按照标的额来计算的。
要是财产的标的额不超过20万元,就按件收取50元到300元。
超过20万元的那部分,要按照0.5%来交纳。
比如说,财产的标的额是50万元,诉讼费就是300元(20万以内的部分)加上(50万减去20万)乘以0.5%,等于1800元,总共是2100元。
要是涉及到财产保全,申请费就参照财产案件的标准来交纳。
同时,如果聘请律师来代理,还得支付律师代理费,这个费用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律师的经验等因素来协商确定的。
总之,起诉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法院的收费和财产的标的额有关系,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计算。
三、起诉离婚财产怎么分配最好
起诉离婚时进行财产分配一般会依照这些原则:
夫妻共同的财产由双方去协商分配,要是协商不出来,那就由法院依据财产的实际状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作出判决。
个人的财产归个人所有,不进行分割。
比如说,房产要是在婚后购买的,通常会被看作是夫妻共同财产,能够由双方协商让其中一方拥有,另一方得到相应的补偿;
要是在婚前购买并且登记在一方的名下,那就属于个人财产。
对于像存款之类的财产,也按照上述的原则来进行分配。
与此同时,如果一方在婚姻当中存在过错,像重婚、虐待等情况,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多分得财产。
总之,得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达到公平合理的财产分配。
当我们探讨起诉离婚财产是否要平均分这个问题时,还需关注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在实际情况中,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少分甚至不分。另外,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也很关键,它会对财产分割产生影响。若你对起诉离婚中特殊情况下的财产分割比例,或者夫妻共同债务与财产分割的关联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