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更新 > 民法典赡养老人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赡养老人怎么规定的

时间:2025-02-06 06:07:18 网络 浏览:9

一、民法典赡养老人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中对赡养老年人的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赡养年长父母对于每一位成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责任。具体而言,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子女成年以后,他们应该切实承担起为父母提供赡养、扶助与保护的义务;

其次,如果某些成年人无法履行对其父母的赡养职责,同时他们自身也处于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苦的状态下,那么这些无依无靠的父母就有权利向这些成年子女提出讨要赡养费的请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发生了改变,子女对其父母的赡养义务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二、民法典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如下: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三、民法典抚养子女义务如何履行

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履行方式主要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满足子女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给予关爱和陪伴,保障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负责子女的教育,包括提供教育资源、督促学习等。

若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可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等因素来判决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等。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如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义务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赡养老人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应保障其生活需求;如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