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产赠与后可以拿回
通常来讲,财产在赠与出去之后,一般是很难随随便便再拿回来的。赠与合同,就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毫无代价地给到受赠人,而受赠人也表示愿意接受的这样一份合同。要是赠与财产的权利还没发生转移,那赠与人就有权利撤销这个赠与。不过,要是赠与合同已经经过公证,或者是按照法律规定不能撤销的、带有救灾、扶贫、助残这类公益性质或者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那赠与人就不能撤销。
要是财产已经完成了转移,就像已经办理了不动产的过户登记等这些手续,除非受赠人做出了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之类的法定情形,不然的话,赠与人是没办法把财产再拿回来的。
总而言之,到底能不能拿回赠与的财产,得依据具体的赠与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这就像是在一个法律的天平上,两边的情况都得好好考量清楚,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财产赠与后符合啥条件能拿回
财产赠与后,在以下几种法定条件下赠与人可拿回:
一是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比如受赠人故意对赠与人实施暴力伤害行为,危及赠与人生命健康,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二是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若受赠人有能力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却故意不履行,赠与人可撤销赠与。
三是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赠与合同附有一定义务,受赠人却不按约定履行,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需注意,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一般不能随意撤销。
三、财产赠与后符合哪些法律情形能拿回
财产赠与后,在以下法律情形下赠与人可拿回: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权益:若受赠人对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实施故意侵害行为,达到严重程度,如故意杀害、重伤等,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受赠人负有法定扶养赠与人的义务却拒绝履行,这种违背法定义务的行为,可使赠与人撤销赠与。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当赠与合同附有一定义务,受赠人不履行该约定义务时,赠与人可行使撤销权。
需注意,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一般不能随意撤销。
在探讨财产赠与后可以拿回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其背后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当涉及到附义务的财产赠与,如果受赠人没有履行相应义务,赠与人能否拿回财产以及具体该如何操作。另外,若财产赠与存在重大误解、欺诈等可撤销情形时,赠与人又需要遵循怎样的法律程序去拿回。财产赠与的情况复杂多样,若您对财产赠与后拿回的具体条件、法律程序以及特殊情形处理等方面仍有疑问,无需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