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高利贷如何应对?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借贷平台或个人所收取的利息如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上限,则被视为高利贷行为,这是法律严格禁止的。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必须在国家设定的合法范围内;否则,超出这一范围的部分将不受到法律的支持与保护。借款人不仅有权拒绝支付超过法定标准的高额利息,而且还可以要求退还已经支付的、超出规定利率部分的利息。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中,虽然直接针对高利贷的条款不多,但若网络借贷平台涉及非法集资、暴力催收等行为,可能触及相关条款,需承担刑事责任。
企业合同违约咋处理?
当企业遭遇合同违约情况时,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证据收集:受损方应当迅速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文件、交易记录以及双方之间的沟通记录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清晰地证明违约行为确实发生,并且明确该行为给受损方带来的具体损失。
2.协商解决:接下来,受损方应该依据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的具体条款,主动与违约方进行沟通和谈判,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比如请求对方支付赔偿金或者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3.争议解决机制的选择:如果通过直接对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话,那么受损方可以根据合同里预先设定好的争议解决方式(如诉讼或仲裁)来进一步解决问题。此时,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变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纠纷能否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以上法律条文为处理企业合同违约的基本法律依据,明确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合同纠纷的可仲裁性以及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为企业在遭遇合同违约时提供了法律行动的指导方向。
面对网络借贷中的高利贷问题,借款人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渠道维权,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在参与网络借贷前,务必详细了解借贷条件,避免落入高利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