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进行保释申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犯罪嫌疑人的保释申请程序具体如何进行?
犯罪嫌疑人的保释申请程序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暂时恢复其人身自由,同时确保其能够按时参加诉讼活动。保释申请的进行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1. 自愿申请原则:保释申请权属于犯罪嫌疑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他们有权根据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自愿提出保释申请。
2. 法定条件审查:是否准予保释,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条件进行严格审查。主要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等。
3. 申请材料准备:申请人应向办案机关提交书面保释申请书,载明申请理由、保证方式(如保证金、保证人)以及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同时,可能需要提供证明符合保释条件的相关证据材料,如病情诊断书、妊娠证明等。
4. 审批程序:保释申请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负责审查并作出决定。一般情况下,侦查阶段的保释申请由公安机关审查,审查期间可以征求人民检察院的意见;审查起诉阶段及审判阶段的保释申请分别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负责。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三日内作出批准保释的决定;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5. 执行与监督:保释决定作出后,由公安机关执行。被保释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如定期报告、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对被保释人遵守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反规定的,可以依法撤销保释,予以逮捕。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六十七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 第六十八条至第七十一条:详细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保证方式、申请与决定程序、执行与监督等内容。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 对取保候审的具体操作流程、保证人资格、保证金数额、保释变更撤销等作出了细化规定。犯罪嫌疑人的保释申请程序主要包括自愿申请、法定条件审查、申请材料准备、审批程序和执行与监督等环节,全过程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以确保保释制度的合法、公正、有效实施。
犯罪嫌疑人能否申请保释(在我国称为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其可能的刑罚程度、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并由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依法决定是否批准。在实施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必须遵守法律和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